目前,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印刷后裝飾工藝不斷創新,出現了全息定位燙印、冷燙印等新工藝,但傳統燙印作為印刷后加工的重要工藝,鑒于其獨特的豪華裝飾效果,沒有被忽視,而是更受客戶的關注和偏愛。因此,如何提高燙金的質量往往成為人們討論的問題,以下是提高燙金工藝質量有效的五個方法:
1、選擇合適的承印物
可以燙金的承印物很多,通常是紙張,如:銅版紙、白板紙、白卡紙、布紋紙、膠版紙等等。但并不是所有的紙張燙金效果都理想,如果表面粗糙、紙質疏松的紙張,例如對于書刊紙、較差的膠版紙等,由于電化鋁層不能很好地附著在其表面上,特有的金屬光澤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甚至會燙印不上。
因此,燙金的承印物應選用質地密實、平滑度高、表面強度大的紙張,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燙印效果,把特有的電化鋁光澤充分地體現出來。
2、根據承印物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電化鋁型號
電化鋁的結構有5層,即:聚酯薄膜層、脫落層、色層(保護層)、鋁層和膠層。電化鋁型號較多,常見的有l號、2號、8號、12號、15號等。色澤上除了金色以外,還有銀、藍、棕紅、綠、大紅等數十種。
選擇電化鋁不僅要選擇合適的色澤,同時還要根據承印物的不同選擇相應的型號。型號不同,其性能和適燙的材料范圍也有所區別。
3、制作好燙印版
燙印版一般有銅版、鋅版和樹脂版,相對來說,銅版最好,鋅版適中,樹脂版稍差。因此,對于精細的燙印,應盡可能用銅版。對于燙印版,要求其表面平整、圖文線條清晰、邊沿光潔、無麻點和毛刺。
如果表面略有不平整或輕度擦傷、起毛時,可用精炭輕輕擦拭,使之平整光滑。燙印版腐版深度應略深,至少在0.6mm以上,坡度在70°左右,以保證燙印圖文清晰、減少出現連片和糊版,同時提高耐印率。
4、控制好燙印溫度
燙印溫度對熱熔性有機硅樹脂脫落層和膠粘劑的熔化程度有較大影響,燙印溫度一定不能低于電化鋁耐溫范圍的下限,這是保證電化鋁粘膠層熔化的最低溫度。
5、要合理掌握燙印壓力
燙印壓力與電化鋁附著牢度關系很大。即便溫度合適,如果壓力不足,也無法使電化鋁與承印物粘牢,或產生掉色、印跡發花等現象;反之,如果壓力過大,襯墊和承印物的壓縮變形會過大,產生糊版或印跡變粗。因此應細致調整好燙印壓力。
關于燙金質量提升的話,可以參考本文介紹的五個方面,要想獲得理想的燙印效果,燙印溫度、燙印壓力、燙印速度等工藝參數一定要合理掌握;另外,與燙金有關的原材料質量也必須有保障,比如:承印物的燙印適性、電化鋁材料的性能以及燙印版的質量等等。如果某一環節出了問題,必將影響到最終的燙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