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包裝行業的印刷工藝很多,常見的有熱燙、冷燙、擊凸、絲網UV等等。在奢侈品包裝、美容護膚品包裝、食品禮品包裝等領域,這些后道工藝是必不可少的,3D燙金作為當今主流的數字效率提升技術,在這些包裝產品中逐漸被認可和接受,其應用也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目前,產品同質化嚴重,傳統技術已經非常的成熟,在價格競爭中沒有利潤,3D燙金工藝的獨特視覺效果和優勢成為企業創新轉型的砝碼。
燙金工藝的比較
燙金工藝常用于公司logo,在文字等內容上,給產品帶來奢華檔的感覺。3D從生產過程到顯示特點,數碼燙金既不同于熱燙,也不同于冷燙。溫度方面,3D數碼燙金從鋪膠到粘貼電化鋁再到固化,全程保持在30-40度的溫度,更像是“溫燙”。我們來看看熱燙和冷燙相比3D數碼燙金的區別。
與干傳統熱燙相比,3D數字燙金亮度高,顏色持久。原因是在傳統的高溫壓燙過程中,電化鋁箔在100度以上的溫度下會有不同程度的氧化,失去亮度。同時,受紙張紋理的影響,電化鋁的金屬紋理以漫反射的形式表現在凹凸不平的基礎上;3D在30-40度的溫度下,電化鋁箔的金屬涂層沒有嚴重的氧化過程,而且3D數碼燙金的油墨填充了紙張的細紋,電化鋁的金屬紋理以鏡面反射的形式表現在完全平整的基礎上。兩者的結合使3D數碼燙金格外閃亮。
在亮度持久性方面,受高溫氧化的影響,傳統熱燙金工藝的包裝盒在儲存半年或更長時間后,經常會出現燙金脫落、氧化發黑等問題。這些現象直接導致內部產品貶值,影響品牌形象,但相反,3D數字燙金工藝產品亮度持久,不易脫落。
與傳統冷燙相比,首先在電化鋁的選材上,3D數碼燙金可以是熱燙膜或冷燙膜,但冷燙膜只能用于冷燙膜。在膜的顏色上,冷燙膜應明顯暗于熱燙膜。其次,傳統的冷燙容易出現沙眼等問題D數碼燙金的概率很小。
另外3D數碼增效工藝還可提供燙、名套燙、燙UVT藝術,如燙銀后在表面再燙金,或反復走紙套燙紅、金、銀等,這些都是突破傳統工藝的表現手法。